第十章 硝煙 (2)
關燈
小
中
大
汗!
當時,就是這樣一份密報放在李元芳和梅迎春的面前,兩人的臉色都很難看,許久,梅迎春才咬牙切齒地嘆道:“難怪,連鐵赫爾都給召回去了,原來叔父要有如此大的動作!”
李元芳保持著沈默,他確實無話可說。但與此同時,他心中所掀起的驚濤駭浪,那蘊含其中的巨大力量,令他自己也感到震驚。假如這時候梅迎春留意一下,一定會發現李元芳捏緊的拳頭上,每個指關節都因用力過度變得煞白透明,但他的面容平靜如常,神色絲毫無異。這是經歷過無數次生死抉擇後練就的定力,李元芳等待著,對方下註的那一刻,而他早已在內心遍歷自己的全部所有,準備好了押上一切。這一切中包括了:狄景輝和韓斌的安危、武遜的生命、伊柏泰全部編外隊以及囚犯的生死、甚至狄仁傑的一世清名,排在最後的才是他李元芳自己的名譽和性命,和其他的賭註相比,倒顯得太微不足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那麽這樣做究竟值得嗎?李元芳知道值得。因為他要爭取的,是沙陀磧、庭州、商路,乃至大周西域邊境的安全,他要為遠在洛陽的那位老者贏得最寶貴的時間,即使相隔千山萬水,只要想到這位老者,他仍然可以感受到深植心底的信任,並從中汲取到源源不斷的勇氣。當然,這份豪賭的激情本就融匯在他的熱血之中,今天不過是在這至為關鍵的時刻,拿來一用罷了。
對面,梅迎春也已盤算停當,指了指密信,他問:“元芳,你怎麽看默啜的這個計策?”李元芳從容應答:“他不會成功的。”“哦,為什麽?”“因為他打算做的一切,都是自不量力、以卵擊石。”
“嗯。”梅迎春滿意地點頭,又問:“那麽敕鐸可汗呢?他又會怎樣?據我看來,默啜一定許諾敕鐸,事成之後幫助他謀取西突厥的領袖地位,否則敕鐸也斷不會傾力相助。”李元芳略微沈吟了一下,答道:“也許你應該去勸說他懸崖勒馬,畢竟突騎施是你的部族,敕鐸是你的親人。”梅迎春勃然變色,思忖片刻,他才冷笑著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突騎施確實是我的部族,但敕鐸並非我的親人,而是我的仇人!”
兩對視線電光火石般地碰撞,是敵還是友,不需要再多作解釋,自梅迎春決定立場的一剎那起,他們兩人便將共進退同生死,以命換命,將心賭心!
李元芳慢慢松開握緊的雙拳,他能夠清楚地感覺到胸口一團腥鹹湧動,於是運氣凝神,緩緩地松弛幾近崩裂的神經,將翻騰的烈焰生生壓下去。實際上,梅迎春的選擇並不出乎他所料,畢竟這是梅迎春奪取突騎施權力最佳的機會,恐怕也是最後的機會了。一旦敕鐸與默啜的聯盟形成,並攜手奪取了西域商路的控制權,到時候敕鐸將再不是偏安一隅的西突厥別部首領,而會在默啜的支持下迅速壯大成為真正的西突厥霸主,從此梅迎春將再無可能與他抗衡,只能束手等待對方來消滅自己了。
難道這麽多年來一直臥薪嘗膽又胸懷天下的烏質勒王子,會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與大周聯合,擊潰敕鐸和默啜,借機徹底粉碎敕鐸在突騎施的勢力並取而代之,這是梅迎春所能做出的最明智的,也是破釜成舟的選擇,同樣,對赤手空拳卻要以一己之力對抗大周內外全部強敵的李元芳來說,梅迎春是他目前唯一可以借助的力量。
這樣的賭局,又怎麽能夠不瘋狂?!
梅迎春和李元芳很快就根據手頭的所有信息做出判斷,沙陀磧是從突騎施前往庭州的必經之道,雖然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錢歸南已經投靠東突厥默啜,但根據種種跡象看,他讓老潘開放伊柏泰,引狼入室幫助敕鐸穿越沙陀磧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占領伊柏泰!兩人立即擬定了行動計劃,梅迎春在草原營地集結騎兵隊的全部人馬,同時李元芳在草原深處尋找到一戶牧民人家,把狄景輝和韓斌暫時安置在那裏。牧民不要銀錢,卻對狄景輝搞來的藥物很感興趣,欣然留下了二人。梅迎春把馬夫蘇拓和他的婆娘,還有兩個嬰兒也一並托在牧民家中。草原上的牧民行蹤不定,從無戶籍記錄,錢歸南就算想破了腦袋,也萬難找到這裏來。
事不宜遲,梅迎春命令蒙丹和哈斯勒爾連夜奔襲伊柏泰,必須要在敵人下一步行動之前奪取伊柏泰,才能保住武遜的性命,也才能占據伊柏泰的有利地勢,排兵布陣,準備好應對來自西方的強敵。騎兵隊的人馬雖然不多但個個強悍非常,一旦順利奪取伊柏泰,武遜手上還有編外隊的百來號人,實在不行甚至可以啟用地下監獄中的囚犯……好在伊柏泰有足夠多的精良兵械,居沙陀磧正中的位置更是能攻能守,最最要緊的,是伊柏泰裏數口深井所提供的水源,那才是在沙漠中持久作戰的制勝關鍵。
就在三天前的傍晚,蒙丹和哈斯勒爾故意大張旗鼓地率領騎兵隊向西而去,宣稱踏上了返鄉之途。梅迎春帶著阿威悄然跟隨,為了不引起錢歸南的疑心,李元芳必須時時在巴紮周圍出現,不能消失得太久,因此他只潛入乾門邸店與梅迎春匆匆作別。兩人互道珍重,抱拳致意,就在臨出門前,梅迎春突然停下腳步,回首正視李元芳,微笑道:“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再談條件,若讓景輝知道,一定要罵我不懂做生意。然烏質勒不是在與元芳談生意,只有一個心願,如梗在喉許久了,想在此刻表明,也好不留遺憾。”
李元芳點頭微笑:“王子殿下請說。”從他們相識至今,這還是他頭一次尊稱梅迎春為王子殿下。梅迎春不動聲色,繼續意味深長地說著:“烏質勒此去便要公然與敕鐸為敵,鬥一個你死我活。敗則一死萬事休,若勝,烏質勒必將如狄閣老曾囑托的那樣,矢志帶領突騎施與大周永結盟好,共赴昌盛!”頓了頓,他眼含炙熱的光輝,望定李元芳,一字一句地道:“到那時候,烏質勒願能得到元芳的鼎力支持,不知元芳意下如何?”
“王子殿下過於擡愛了。”李元芳淡淡地回答,梅迎春仍然目不轉睛地盯著對方,胸有成竹地等待著,他知道此刻對方已沒有退路。果然,李元芳再無絲毫的猶豫,隨即鄭重地抱拳道:“王子殿下的赤誠之心令元芳至為感佩。元芳願為王子殿下的偉業效犬馬之勞,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好!那就一言為定了,李將軍!”梅迎春再難抑制澎湃的激情,將對方伸出的雙手緊緊握住,所有的許諾都已做出,接下去便該舍命一搏了。
三天後的這個深夜,在寂靜無人的巴紮上,李元芳一邊牽掛著伊柏泰的戰況,一邊回顧自踏上庭州土地後所發生的一切,自己的每一個行動,每一次抉擇。他再次考量全局,仍然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做得完全正確。假如有可能,他真的很希望向狄仁傑征求意見,像過去十年已經習慣了的那樣,讓自己完全服從於那份世所罕見的清明智慧和強大意志。但是,今夜李元芳也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楚,根本沒有人可以依賴可以求助,十年之後,他再次孑然一身站到懸崖邊緣,在終於做出選擇的那刻,他能感到自己的心,還是像十年前,或者更早前一樣,堅強、赤誠、無所畏懼。那麽,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就夠了,不求無過,但求無悔。
同樣是在這個夜晚,狄仁傑坐在洛陽狄府的書房內,心潮湧動無法平靜。屋子裏面燈火輝煌,寬大的書案上,端端正正地擺放著來自庭州的軍報。這份軍報,狄仁傑翻來覆去地不知道閱讀了多少遍,都可以倒背如流了。雖然事實還有些零散,脈絡也不完整,但庭州,乃至西域危急的信號明白無疑。聯系到前段時間發生在洛陽的二張談判陰謀,狄仁傑的內心充斥巨大的不安,他知道這份軍報的千鈞重量,更可以想象他最最關心的孩子們,此刻置身於風暴的中心有多麽危險和艱難。然而他這個大周宰相,朝堂的擎天之柱,還是要小心翼翼地走出每一步,因為自己的一招不慎就會給邊境的百姓們,給大周,乃至他最鐘愛的孩子,帶來滅頂之災。狄仁傑,不得不在垂暮之年,鼓起生命中的全部勇氣,來面對這番連筋帶骨的可怕考驗。
從收到軍報的第二天起,狄仁傑已經連續吃了武皇兩天的閉門羹,明天一早他還是會去上陽宮求見,雖然二張勢必繼續阻撓,但是狄仁傑了解武則天,憑著他與女皇這麽多年所建立起來的信任,他知道最遲明天,武皇必定會召見自己。也只有在武皇的面前,狄仁傑才會呈上這份軍報,他已準備好面對女皇任何可能的反應,即使是雷霆大怒也不足懼。最重要的是,要讓她親自做出判斷,而絕對不能通過那兩個惺惺作態的奸佞小人,否則李元芳必獲重罪,而這一次,狄仁傑下定決心遙護好他。
“大人。”沈槐不知何時已侍立在狄仁傑的身旁,輕輕一聲呼喚,將老人從萬千思慮中召回。狄仁傑怔了怔,才應道:“哦,是沈槐啊。”這幾天來他全副身心於邊境的危局,幾乎已經把沈槐給忘掉了。
沈槐在書案上擱下茶盤,有意無意地瞥了眼軍報,狄仁傑不在沈槐面前藏匿它,但也未向他做過絲毫解釋。沈槐並不過問,只是低聲道:“大人,您這兩天幾乎不眠不休,如此操勞身體會受不了的。”頓了頓,他誠懇地道:“大人,沈槐願與您分憂。”
狄仁傑伸出去端茶盞的手不由自主地輕輕一顫,少許茶水潑濺出來,手指被燙得微痛,他擡起頭,對沈槐歉意一笑:“沈槐啊,你來讀一讀這份軍報吧。”“這……”沈槐尚在猶豫。“嗳,”狄仁傑溫言道:“沒事,你看吧,這是元芳從庭州發來的。你看了,我也多個人商議。”
沈槐啟封閱信,只匆匆讀了一遍,就覺得頭頂上炸開一個驚雷,他完全明白了這兩天來狄仁傑徹夜難眠、焦慮萬端的原因。放下軍報,沈槐擡眼看著狄仁傑疲憊滄桑的面容,一時間心裏很不是滋味,無論多麽睿智,他畢竟是個古稀老人了啊,卻還要承擔這樣巨大的壓力,他還能應付得了嗎……
狄仁傑似乎沒有看到沈槐臉上覆雜多變的表情,只輕輕嘆息著問:“沈槐啊,從庭州到洛陽,日夜兼程需要多長時間?”“唔,二十日左右吧。”“這份軍報是四月初八從庭州發出,一路走了十七天,三天前到達洛陽,而今天已是四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說,軍報自發出至今正好整整二十天了。”
狄仁傑手扶桌案站起來,慢慢踱到書房門口,翹首眺望,如墨的夜空中一輪新月正在穿雲破霧,背對著沈槐,他仿佛在自言自語:“二十天,二十天裏可以發生多少事情啊,明天,明天,聖上啊,老臣就怕等不及明天了……”
話音剛落,二堂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狄春一頭撞進小花園的月洞門:“老爺,老爺!宮中來人傳話,要老爺即刻入宮面聖!”狄仁傑猛轉過身,一字一頓道:“果然還是來不及了,怪我,都怪我啊……”他低一低頭,又昂然挺起,厲聲喝道:“沈槐,隨我進宮!”
上陽宮最綺麗壯美、宏偉高貴的觀風殿,已經沈寂了數月,在今夜突然間大放光華。高聳的殿宇之上,新月的皎皎晴輝不停流轉,玉宇瓊光交相輝映,將夜色渲染得更加瑰麗深邃。遍插四周的紅燭在寂靜無聲中燃盡所有,灼熱的光焰投射在每個人的臉上,整座殿堂內沒有半點陰影,連最細微的暗塵都暴露無疑。
這是個沒有一絲風的春夜,空氣凝滯沈重,蠟燭燃燒時散發的異香令人昏沈。但是此刻,觀風殿中的每一個人都清醒得猶如黎明方起,個個挺身肅立、斂息屏氣,正聚精會神地傾聽著兵部尚書姚崇,用嘶啞的聲音朗讀剛剛從前線傳來的塘報。
“聖歷三年四月十五日晨,東突厥默啜之子匐俱領和其兄左廂察咄悉匐,各率二萬人馬進犯我大周隴右道之重鎮瓜州和肅州。肅州刺史秦克永英登上城樓英勇抗敵,不料默啜賊子匐俱領提早在城內布下奸細,放火燒毀糧倉和軍營,城中大亂,肅州城內外交困,終於不敵強攻,一日便遭淪陷,秦克永跳下城樓殉國,肅州守城官兵悉駛殺。與此同時,瓜州刺史閻穆之卻大開城門,納敵以入,咄悉匐不戰自勝,瓜州再陷。同日,默啜親率三萬賊兵,突襲沙州地界,沙州刺史邱敬宏率部拼死守城,默啜屢攻不下,轉而圍城僵持,目前戰況不明。”
姚崇念完了,空曠的大殿中暗啞的回音不絕於耳,持續地擊打著每個人的頭腦。高高矗立在氈位置的龍椅上,武則天頭戴冕冠,白玉冕旒垂下,遮掩著她滿是皺紋的額頭和斑駁的白發,上玄下朱的冕服套在這垂暮老太的身上,怎麽看都顯得過於寬大了,觸目皆是人不勝衣的淒涼。但即便如此,站在玉階之下的那些個男人,仍然沒有一個敢於擡起頭來,武則天銳利的目光在所有人的頭頂掠過,他們都習慣了彎腰曲背了吧,這些廢物!
回音停止了,還是沒有人開口,武則天不覺發出一聲冷笑:“諸位愛卿,你們不是一直吵吵著說要見朕、要見朕嗎?怎麽今天見到了,卻一個都不說話?!”
“陛下,這默啜屢屢進犯我大周邊境,前有河北道向州、定州遭劫,數州百姓生靈塗炭,今又有隴右道一線被襲,默啜賊子實在是、實在是該千刀萬剮啊!”說話的是武三思,滿臉的義憤填膺、怒不可遏。頓了頓,武三思又道:“陛下,默啜此次所進犯的全部是西域商路沿線重鎮,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就是要劫斷我大周與西域經商之通途!陛下,這一次咱們絕對不能饒了默啜這突厥賊,定要打他個落花流水!”
“哦,可現在似乎是人家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吧?倒不知道梁王有什麽克敵良策?”張易之不陰不陽地來了一句。武三思一楞,剛想反唇相譏,緊接著從龍椅上射來的淩厲目光讓他後脖領子直發涼,武三思的心咯噔翻了個,馬上轉向姚崇質問:“面對如此重大的敵情,兵部有何應對之策?!”
姚崇不理會武三思,卻跨前一步,面對武則天深躬到地:“聖上,肅州和瓜州均為大周隴右道上重鎮,竟都在一日之間被突厥攻破,兵部難辭其咎,姚崇身硒部尚書,甘願領罪。”說罷,姚崇撩起袍服跪倒在玉階之前。
武則天沈默著,大殿上鴉雀無聲,就連燭芯偶然的爆裂聲都似乎能把人心擊碎。良久,龍椅上傳來一名老婦人的聲音,悲涼而空蕩:“如果朕沒有記錯,隴右道上有我大周最精幹的邊境駐軍:豆盧軍、墨離軍、玉門軍、伊吾軍……光肅州和瓜州的駐軍就不下五萬人,怎麽會、怎麽會這樣不堪一擊?”說到最後幾個字,話音中竟仿佛帶出悲泣。
“聖上!兵部失職,令聖上憂心,令大周蒙恥,姚崇罪該萬死,請聖上責罰!”姚崇高聲稟奏,匍匐於地“咚咚咚”連磕三個響頭,眼中已是熱淚充盈。
正在此時,自進殿後始終未發一言的狄仁傑緩步出班,沈著的一聲輕喚:“陛下。”所有人的目光便齊刷刷匯集在他的身上。就連那龍椅上的身影也微微前傾,這時候她從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是如此虛弱無助,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玉階前這位年已老邁卻依然偉岸忠直的老臣……情不自禁地,武則天低聲應道:“國老。”
狄仁傑不慌不忙、朗聲回稟:“啟奏陛下,據老臣所知,姚尚書是聖歷三年二月才升遷硒部尚書的,任職至今不過旬月,因此老臣認為,隴右道上兵敗之責不能算在姚尚書的頭上。而今邊境危急,正是該兵部大展身手、抗擊敵寇之時,姚尚書作硒部首腦,切不可虛言責罰,反應勇擔重任,平賊收地,為大周盡職,屋下分憂!”
擲地有聲的話語令龍椅上的老婦精神為之一振,掩在冕旒後的犀利目光投在狄仁傑的臉上,竟也帶上少有的親切:旬月不見,他似乎又老了很多……可自己不也是一樣?她再度環視階下眾人:太子、皇嗣、王爺、宰相,這濟濟一堂的大周社稷頂梁支柱中,竟只有那一個人能夠讓自己感到心安、感到踏實。武則天緩緩擡起手,漫聲道:“國老所言甚得朕心啊。姚崇,你先起來,朕要聽你代表兵部,說說對戰事的看法,至於如何治你的罪,也要等收覆失地、誅殺突厥賊寇以後再作定奪。”
姚崇口誦“遵旨”,向狄仁傑投去充滿敬意的目光。再度正對武則天站得筆直,姚崇並沒有絲毫畏縮,胸有成竹地朗聲道:“陛下聖明,正如陛下方才所說,隴右道是我大周駐軍最多、兵力最強大的州道,且沿途均為通商重鎮,各州富庶程度遠甚其他各道,不論戰力、物力都強突厥識,此番默啜能夠一日之內攻陷肅州和瓜州,只不過是陰謀用奸,並占了突襲的先機,絕非其軍隊實力優於隴右駐軍;而突厥賊寇之所以在沙州難以速勝,也是因為駐守沙州的豆盧軍處於玉門關隘要害,歷來戒備程度蕪境之最,戒備程度比別處更高,故而突厥賊寇遇此強敵即難速勝。”
說到這裏,姚崇頓了頓,不易察覺地掃視周圍聽得聚精會神的眾人,擡高聲音繼續道:“而今隴右道上戰局危急,肅州、瓜州已陷,默啜若集結兵力共戰沙州,沙州只怕也兇多吉少。所以兵部以為,此刻斷不可再從中原長途調兵,而應該有效利用隴右道上本身的軍力,才能做到不延誤戰機。檢閱隴右一線,從肅州向關內至涼州,依次有健康軍、大鬥軍和赤水軍,集合兵力已超過十萬之眾。兵部奏議,以健康軍和大鬥軍為先鋒馳襲肅州,首先將肅州奪回;赤水軍斷後鎮守涼州,面朝西北屏障甘涼地區,使突厥游兵無法進一步突破侵入關內。我軍一旦收覆肅州,定當乘勝追擊、速戰速決再奪瓜州,而默啜賊兵向來不擅久戰,遭遇強敵必然回退關外,則沙州之圍可不解自潰!”
姚崇昂揚的話語再度在殿內激起陣陣回音,聽在眾人耳中卻與方才有著天壤之別。武則天的雙眼也不禁放出振奮的光彩,她強抑著激動問:“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姚尚書的奏議如何?”眾人面面相覷,還是狄仁傑躬身奏道:“陛下,老臣以硒部的奏議順應天時地利,是上佳之策。”“好!”武則天輕拍膝頭,朗聲道:“姚崇,朕也認為你的奏議非常好。那麽,對於領兵的將帥人選,兵部又有什麽建議呢?”
這次姚崇回答得愈發自信了:“陛下,涼州刺史崔興,耿正忠直、谙熟兵法,臣以屋下可授命他率先鋒隊伍首戰肅州,同時命赤水軍軍使豹韜衛大將軍褚飛雄鎮守甘涼地區,確保突厥賊寇難以乘亂入侵關內。”“嗯,”武則天聽得頻頻點頭:“姚尚書之薦甚得朕心。即刻傳旨,朕授崔興為隴右道前軍總管,率健康軍和大豆軍共六萬兵馬往擊肅州和瓜州;褚飛雄為隴右道後軍總管,統四萬赤水軍鎮守甘涼。”
眾人齊頌:“遵旨。”姚崇接著又奏:“此番敵情猖獗,邊境布局雖定,朝廷仍然應派欽命大軍前往隴右道,以顯我天朝威儀、後援前線戰事,更兼安撫隴右道一線受擾百姓。請陛下明鑒。”武則天頜首:“嗯,朕也是這樣想的。這樣吧姚崇,就由兵部負責盡速從河北道,關內道和山南道調集十萬兵馬,你們兵部再舉薦一位領軍大將軍,朕來定欽差大臣和安撫使的人選。”姚崇略一思索,便道“聖上,右武威衛大將軍林錚英勇善戰,且出生於壽昌,對沙州、瓜州一線及其熟悉,是領兵的最佳人選。”“很好,就由林錚來做這個行軍大總管,三日之內率軍出征!”
“至於欽差和安撫使的人選嘛……”武則天沈吟起來,她的目光再度掃過眾人,一張張臉上總算露出了些許欣慰之色,大殿裏的氣氛也略有松弛。不對,武則天凝眸在狄仁傑的臉上,心中泛起疑惑,為什麽他不像別人那樣面呈喜悅,反而顯得比剛開始時還要嚴肅憂慮,她輕喚了一聲:“國老……”
狄仁傑猛然一悚,掩在袖籠中的右手顫抖得幾乎捏不住那份軍報,他閉了閉眼睛,終於跨前半步,躬身道:“老臣在。”武則天和顏悅色地道:“國老,關於欽差和安撫使的人選,朕想聽聽你的意見。”狄仁傑點頭,用平穩而有力的聲音道:“陛下,老臣認為姚尚書方才的排兵布陣還缺失了一個關鍵的環節,只有填補上這個環節,我們才能商討其它事項。”
“你說什麽?!”武則天驚得幾乎從龍椅上騰身而起:“關鍵環節?怎麽?我們還遺漏了什麽關鍵環節?”姚崇也不覺面露驚懼,直盯著狄仁傑。狄仁傑苦笑了一下,緩緩地從袖中褪出軍報,雙手平端過頂:“陛下,老臣這裏還有一份發自二十天之前的軍報,請陛下禦覽。”
內侍接過軍報上呈武則天,大殿內又一次陷入最沈悶的寂靜之中。眾人之中有的在悄然觀察武則天的表情;有的反覆打量狄仁傑,似乎在猜測著什麽;還有的只顧低頭屏息……狄仁傑直視前方,他曾經反覆設想過多次武則天看到軍報後的反應,和自己該如何應對,但此刻他的腦海中只有一片空白。
武則天緩緩擱下軍報,臉色鐵青地擡起頭來,仿佛是從牙縫裏發出的聲音:“國老,這份軍報朕都看明白了,現在朕要聽你說說,所謂的遺漏環節是什麽?你又有什麽應對之策?”“聖上!”狄仁傑深施一禮,現在他反而沒有了顧慮,在滿殿狐疑的目光中從容應答:“陛下聖明,隴右道上自沙州以西北依次為伊州和庭州,此兩州北鄰東突厥,西接西突厥,可謂是隴右道上大周的最後一道防線。而今默啜率先攻下瓜州和肅州,包圍沙州,我大周軍隊從涼州出發自東向西挺進,確是良策一條,但請陛下試想,假如此時伊州、庭州出現狀況,沙州必將腹背受敵,一旦我軍無法快速收覆瓜州和肅州,沙州絕難獨立支撐。而如果庭州、伊州、沙州盡落賊人之手,我軍即使收覆瓜州和肅州,西域商路也已然被截成兩段,默啜的陰謀也就得逞了。”
狄仁傑的話就像晴天霹靂在觀風殿上炸開,一時間眾人什麽表情都有,驚慌失措的、難以置信的、嗤之以鼻的……姚崇忍不住了,跨前一步道:“陛下,狄閣老,這份軍報到底說的什麽?何人所發?為何未經兵部?又怎麽會令狄閣老擔憂到伊州和庭州?據我所知,伊州和庭州的防務一向固若金湯,況且默啜的人馬盡在東段,與我大周軍兵鏖戰,又怎麽可能騰出手去到沙州以西的伊州和庭州作戰?這、這實在令人不解啊。”
沒有人回答姚崇的問題。狄仁傑和武則天都沈默著,許久,武則天才長嘆一聲,沈悶地道:“既然國老指出了疏漏之處,那麽就請再談談補救之策吧。”
深重的悲戚驟然間斂住了狄仁傑的心神,他強自鎮定,再度開口:“聖上,老臣以為軍報上面所述之事關乎朝廷重臣,況且還有很多疑點,因此伊州和庭州的狀況必須要有一名欽差前去調查清常既然隴右戰事本來就需要一名欽差領兵前往,老臣建議,就讓這名欽差和林錚將軍分兵兩路:林將軍帶兵支援肅州和瓜州;欽差則借道吐蕃迂回到玉門和陽關西側,從那裏向北直上伊州,一則瀝清伊州和庭州的疑雲,二則與從東部平寇的大周軍隊形成合圍之勢,如此安排,不怕默啜之患不除!”說到這裏,他猛然擡起頭,直視冕旒後皺紋密布中的那雙眼睛,鏗鏘有力地道:“陛下,老臣願親赴隴右道,為大周掃除默啜賊寇!”
武則天沒有答話,兩對歷經滄桑的目光無言交匯,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聽武則天輕輕問了一句:“懷英啊,你的三公子是在庭州服流刑吧?”“是。”狄仁傑低下頭,不經意間眼前有些許的模糊。
武則天垂目深思,階下突然走出張易之,他此前一直在全神貫註地觀察著發生的一切,這時候拿定了主意,出班奏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張易之說話的聲音頗為清朗動聽,與所有在場的人都不同,他邊說邊擡頭直視著武則天,眼珠還緩緩轉動,臉上帶著又輕浮又討巧的微笑,果然讓武則天陰沈的臉上露出些微暖意,她輕嘆著問:“易之啊,你又有什麽事?”
張易之擡手指了指姚崇,語調輕松地道:“倒也不是別的什麽,只是聽方才姚尚書的話,似乎狄閣老上呈之軍報並未到鍋部,姚尚書對此一無所知。同樣,閣部各位顯然也從未見過這份軍報。這樣易之可就不懂了,難道軍報不該是走先報兵部再達閣部,最後才上呈陛下這樣的次序嗎?既然狄閣老手中的這份軍報沒有走正規的途徑,那麽是不是該如姚尚書方才所問的那樣,讓大家知道軍報何人所發,怎麽會到狄閣老的手中,究竟寫了什麽內容,否則我等恐怕很難給陛下出主意。”
狄仁傑差點就想對著那張光滑的俊臉唾去,如此輕祿恭的言辭、公然挑戰的姿態,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武則天早就勃然大怒了,但偏偏是他張易之。果然龍椅上的老婦只是無奈地輕哼一聲:“易之,你先退下。大家都先退下吧。哦,國老、姚尚書,你們兩個留下。”
眾人魚貫而出,張易之特意從狄仁傑的面前經過,跺跺腳冷笑出聲,隨後才揚長而去。狄仁傑視若無睹,他已經沒有精力也沒有心情再去顧及這等小人。他深知武則天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揭開軍報的來歷,是對自己的莫大信任和保護,但是她也沒有接受自己充任欽差的請命,這就意味著吉兇仍然難蔔。眾人全部退出,諾大的殿宇上只留下他和姚崇挺立階前,姚崇看了眼狄仁傑,老人花白的胡須隨著沈重的呼吸微微顫動,姚崇朝上拱手,輕聲道:“陛下,國老年事已高,是不是可以賜個座?”
“啊,是朕疏忽了。”武則天連忙招呼:“來人,快給國老賜坐。”狄仁傑忙道:“陛下。”話音未落,青衣內侍已搬來椅子,武則天溫言勸道:“懷英,快坐下吧。”“謝陛下。”狄仁傑緩緩落座,整理好袍服,長長地籲出一口氣。
武則天再次長嘆一聲:“懷英啊,你知道從神都去伊州和庭州路途有多麽遙遠,如借道吐蕃,那還要翻越祁連山,沿昆侖山麓前行,你的身體能吃得消嗎?”狄仁傑淡然一笑:“要履行為臣子者的責任,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不足道。走點兒遠路、翻幾座高山算不了什麽。”武則天微微頜首:“你的忠心朕是清楚的。對你,朕深信不疑。不過懷英啊,”她突然面露微笑,道:“別告訴朕你這次請命全是出於公心,那樣,朕可就不能盡信了。”
狄仁傑低下頭苦笑:“陛下聖明。臣老了,過去倒也不知道,人老以後竟會如此牽掛自己的孩子們,特別是離家遠行的孩子,心裏面真是時時刻刻都放不下……”他的聲音低沈下去,武則天直聽得心中酸澀難抑,她的眼前瞬息掠過那些個面龐:顯、旦、弘、賢,他們都是、曾經是她的孩子們……
武則天舉起軍報:“姚崇啊,你拿去看吧。”姚崇雙手接過軍報,匆匆瀏覽,恍然大悟的同時不覺全身冰冷,他註意到,軍報居中的部分布滿水漬、字跡已經模糊,他猛然意識到,這應該是狄仁傑長時間緊握軍報,手心中的汗水所致。頓時,姚崇心中陣陣痛楚,這位老人該是經歷了怎樣的煎熬啊。
武則天發問了:“姚崇,現在你都明白了吧。對國老的忠心朕不會有絲毫質疑,但假若朕準了國老的請命,是不是就會留下個大把柄,令世人可以據此詬病國老?”姚崇深躬到地:“聖上所言極是。官員之間私相勾連是我朝大罪,上可達謀逆之罪株連九族,國老絕不能與這樣的罪責牽連在一起。況且,假如陛下任命國老為欽差,查察軍報所述之案情,鑒於國老與送發軍報的李元芳之間淵源頗深,不僅難以服眾,還會令天下官員從此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當時,就是這樣一份密報放在李元芳和梅迎春的面前,兩人的臉色都很難看,許久,梅迎春才咬牙切齒地嘆道:“難怪,連鐵赫爾都給召回去了,原來叔父要有如此大的動作!”
李元芳保持著沈默,他確實無話可說。但與此同時,他心中所掀起的驚濤駭浪,那蘊含其中的巨大力量,令他自己也感到震驚。假如這時候梅迎春留意一下,一定會發現李元芳捏緊的拳頭上,每個指關節都因用力過度變得煞白透明,但他的面容平靜如常,神色絲毫無異。這是經歷過無數次生死抉擇後練就的定力,李元芳等待著,對方下註的那一刻,而他早已在內心遍歷自己的全部所有,準備好了押上一切。這一切中包括了:狄景輝和韓斌的安危、武遜的生命、伊柏泰全部編外隊以及囚犯的生死、甚至狄仁傑的一世清名,排在最後的才是他李元芳自己的名譽和性命,和其他的賭註相比,倒顯得太微不足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那麽這樣做究竟值得嗎?李元芳知道值得。因為他要爭取的,是沙陀磧、庭州、商路,乃至大周西域邊境的安全,他要為遠在洛陽的那位老者贏得最寶貴的時間,即使相隔千山萬水,只要想到這位老者,他仍然可以感受到深植心底的信任,並從中汲取到源源不斷的勇氣。當然,這份豪賭的激情本就融匯在他的熱血之中,今天不過是在這至為關鍵的時刻,拿來一用罷了。
對面,梅迎春也已盤算停當,指了指密信,他問:“元芳,你怎麽看默啜的這個計策?”李元芳從容應答:“他不會成功的。”“哦,為什麽?”“因為他打算做的一切,都是自不量力、以卵擊石。”
“嗯。”梅迎春滿意地點頭,又問:“那麽敕鐸可汗呢?他又會怎樣?據我看來,默啜一定許諾敕鐸,事成之後幫助他謀取西突厥的領袖地位,否則敕鐸也斷不會傾力相助。”李元芳略微沈吟了一下,答道:“也許你應該去勸說他懸崖勒馬,畢竟突騎施是你的部族,敕鐸是你的親人。”梅迎春勃然變色,思忖片刻,他才冷笑著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突騎施確實是我的部族,但敕鐸並非我的親人,而是我的仇人!”
兩對視線電光火石般地碰撞,是敵還是友,不需要再多作解釋,自梅迎春決定立場的一剎那起,他們兩人便將共進退同生死,以命換命,將心賭心!
李元芳慢慢松開握緊的雙拳,他能夠清楚地感覺到胸口一團腥鹹湧動,於是運氣凝神,緩緩地松弛幾近崩裂的神經,將翻騰的烈焰生生壓下去。實際上,梅迎春的選擇並不出乎他所料,畢竟這是梅迎春奪取突騎施權力最佳的機會,恐怕也是最後的機會了。一旦敕鐸與默啜的聯盟形成,並攜手奪取了西域商路的控制權,到時候敕鐸將再不是偏安一隅的西突厥別部首領,而會在默啜的支持下迅速壯大成為真正的西突厥霸主,從此梅迎春將再無可能與他抗衡,只能束手等待對方來消滅自己了。
難道這麽多年來一直臥薪嘗膽又胸懷天下的烏質勒王子,會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與大周聯合,擊潰敕鐸和默啜,借機徹底粉碎敕鐸在突騎施的勢力並取而代之,這是梅迎春所能做出的最明智的,也是破釜成舟的選擇,同樣,對赤手空拳卻要以一己之力對抗大周內外全部強敵的李元芳來說,梅迎春是他目前唯一可以借助的力量。
這樣的賭局,又怎麽能夠不瘋狂?!
梅迎春和李元芳很快就根據手頭的所有信息做出判斷,沙陀磧是從突騎施前往庭州的必經之道,雖然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錢歸南已經投靠東突厥默啜,但根據種種跡象看,他讓老潘開放伊柏泰,引狼入室幫助敕鐸穿越沙陀磧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占領伊柏泰!兩人立即擬定了行動計劃,梅迎春在草原營地集結騎兵隊的全部人馬,同時李元芳在草原深處尋找到一戶牧民人家,把狄景輝和韓斌暫時安置在那裏。牧民不要銀錢,卻對狄景輝搞來的藥物很感興趣,欣然留下了二人。梅迎春把馬夫蘇拓和他的婆娘,還有兩個嬰兒也一並托在牧民家中。草原上的牧民行蹤不定,從無戶籍記錄,錢歸南就算想破了腦袋,也萬難找到這裏來。
事不宜遲,梅迎春命令蒙丹和哈斯勒爾連夜奔襲伊柏泰,必須要在敵人下一步行動之前奪取伊柏泰,才能保住武遜的性命,也才能占據伊柏泰的有利地勢,排兵布陣,準備好應對來自西方的強敵。騎兵隊的人馬雖然不多但個個強悍非常,一旦順利奪取伊柏泰,武遜手上還有編外隊的百來號人,實在不行甚至可以啟用地下監獄中的囚犯……好在伊柏泰有足夠多的精良兵械,居沙陀磧正中的位置更是能攻能守,最最要緊的,是伊柏泰裏數口深井所提供的水源,那才是在沙漠中持久作戰的制勝關鍵。
就在三天前的傍晚,蒙丹和哈斯勒爾故意大張旗鼓地率領騎兵隊向西而去,宣稱踏上了返鄉之途。梅迎春帶著阿威悄然跟隨,為了不引起錢歸南的疑心,李元芳必須時時在巴紮周圍出現,不能消失得太久,因此他只潛入乾門邸店與梅迎春匆匆作別。兩人互道珍重,抱拳致意,就在臨出門前,梅迎春突然停下腳步,回首正視李元芳,微笑道:“都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再談條件,若讓景輝知道,一定要罵我不懂做生意。然烏質勒不是在與元芳談生意,只有一個心願,如梗在喉許久了,想在此刻表明,也好不留遺憾。”
李元芳點頭微笑:“王子殿下請說。”從他們相識至今,這還是他頭一次尊稱梅迎春為王子殿下。梅迎春不動聲色,繼續意味深長地說著:“烏質勒此去便要公然與敕鐸為敵,鬥一個你死我活。敗則一死萬事休,若勝,烏質勒必將如狄閣老曾囑托的那樣,矢志帶領突騎施與大周永結盟好,共赴昌盛!”頓了頓,他眼含炙熱的光輝,望定李元芳,一字一句地道:“到那時候,烏質勒願能得到元芳的鼎力支持,不知元芳意下如何?”
“王子殿下過於擡愛了。”李元芳淡淡地回答,梅迎春仍然目不轉睛地盯著對方,胸有成竹地等待著,他知道此刻對方已沒有退路。果然,李元芳再無絲毫的猶豫,隨即鄭重地抱拳道:“王子殿下的赤誠之心令元芳至為感佩。元芳願為王子殿下的偉業效犬馬之勞,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好!那就一言為定了,李將軍!”梅迎春再難抑制澎湃的激情,將對方伸出的雙手緊緊握住,所有的許諾都已做出,接下去便該舍命一搏了。
三天後的這個深夜,在寂靜無人的巴紮上,李元芳一邊牽掛著伊柏泰的戰況,一邊回顧自踏上庭州土地後所發生的一切,自己的每一個行動,每一次抉擇。他再次考量全局,仍然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做得完全正確。假如有可能,他真的很希望向狄仁傑征求意見,像過去十年已經習慣了的那樣,讓自己完全服從於那份世所罕見的清明智慧和強大意志。但是,今夜李元芳也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楚,根本沒有人可以依賴可以求助,十年之後,他再次孑然一身站到懸崖邊緣,在終於做出選擇的那刻,他能感到自己的心,還是像十年前,或者更早前一樣,堅強、赤誠、無所畏懼。那麽,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就夠了,不求無過,但求無悔。
同樣是在這個夜晚,狄仁傑坐在洛陽狄府的書房內,心潮湧動無法平靜。屋子裏面燈火輝煌,寬大的書案上,端端正正地擺放著來自庭州的軍報。這份軍報,狄仁傑翻來覆去地不知道閱讀了多少遍,都可以倒背如流了。雖然事實還有些零散,脈絡也不完整,但庭州,乃至西域危急的信號明白無疑。聯系到前段時間發生在洛陽的二張談判陰謀,狄仁傑的內心充斥巨大的不安,他知道這份軍報的千鈞重量,更可以想象他最最關心的孩子們,此刻置身於風暴的中心有多麽危險和艱難。然而他這個大周宰相,朝堂的擎天之柱,還是要小心翼翼地走出每一步,因為自己的一招不慎就會給邊境的百姓們,給大周,乃至他最鐘愛的孩子,帶來滅頂之災。狄仁傑,不得不在垂暮之年,鼓起生命中的全部勇氣,來面對這番連筋帶骨的可怕考驗。
從收到軍報的第二天起,狄仁傑已經連續吃了武皇兩天的閉門羹,明天一早他還是會去上陽宮求見,雖然二張勢必繼續阻撓,但是狄仁傑了解武則天,憑著他與女皇這麽多年所建立起來的信任,他知道最遲明天,武皇必定會召見自己。也只有在武皇的面前,狄仁傑才會呈上這份軍報,他已準備好面對女皇任何可能的反應,即使是雷霆大怒也不足懼。最重要的是,要讓她親自做出判斷,而絕對不能通過那兩個惺惺作態的奸佞小人,否則李元芳必獲重罪,而這一次,狄仁傑下定決心遙護好他。
“大人。”沈槐不知何時已侍立在狄仁傑的身旁,輕輕一聲呼喚,將老人從萬千思慮中召回。狄仁傑怔了怔,才應道:“哦,是沈槐啊。”這幾天來他全副身心於邊境的危局,幾乎已經把沈槐給忘掉了。
沈槐在書案上擱下茶盤,有意無意地瞥了眼軍報,狄仁傑不在沈槐面前藏匿它,但也未向他做過絲毫解釋。沈槐並不過問,只是低聲道:“大人,您這兩天幾乎不眠不休,如此操勞身體會受不了的。”頓了頓,他誠懇地道:“大人,沈槐願與您分憂。”
狄仁傑伸出去端茶盞的手不由自主地輕輕一顫,少許茶水潑濺出來,手指被燙得微痛,他擡起頭,對沈槐歉意一笑:“沈槐啊,你來讀一讀這份軍報吧。”“這……”沈槐尚在猶豫。“嗳,”狄仁傑溫言道:“沒事,你看吧,這是元芳從庭州發來的。你看了,我也多個人商議。”
沈槐啟封閱信,只匆匆讀了一遍,就覺得頭頂上炸開一個驚雷,他完全明白了這兩天來狄仁傑徹夜難眠、焦慮萬端的原因。放下軍報,沈槐擡眼看著狄仁傑疲憊滄桑的面容,一時間心裏很不是滋味,無論多麽睿智,他畢竟是個古稀老人了啊,卻還要承擔這樣巨大的壓力,他還能應付得了嗎……
狄仁傑似乎沒有看到沈槐臉上覆雜多變的表情,只輕輕嘆息著問:“沈槐啊,從庭州到洛陽,日夜兼程需要多長時間?”“唔,二十日左右吧。”“這份軍報是四月初八從庭州發出,一路走了十七天,三天前到達洛陽,而今天已是四月二十八日,也就是說,軍報自發出至今正好整整二十天了。”
狄仁傑手扶桌案站起來,慢慢踱到書房門口,翹首眺望,如墨的夜空中一輪新月正在穿雲破霧,背對著沈槐,他仿佛在自言自語:“二十天,二十天裏可以發生多少事情啊,明天,明天,聖上啊,老臣就怕等不及明天了……”
話音剛落,二堂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狄春一頭撞進小花園的月洞門:“老爺,老爺!宮中來人傳話,要老爺即刻入宮面聖!”狄仁傑猛轉過身,一字一頓道:“果然還是來不及了,怪我,都怪我啊……”他低一低頭,又昂然挺起,厲聲喝道:“沈槐,隨我進宮!”
上陽宮最綺麗壯美、宏偉高貴的觀風殿,已經沈寂了數月,在今夜突然間大放光華。高聳的殿宇之上,新月的皎皎晴輝不停流轉,玉宇瓊光交相輝映,將夜色渲染得更加瑰麗深邃。遍插四周的紅燭在寂靜無聲中燃盡所有,灼熱的光焰投射在每個人的臉上,整座殿堂內沒有半點陰影,連最細微的暗塵都暴露無疑。
這是個沒有一絲風的春夜,空氣凝滯沈重,蠟燭燃燒時散發的異香令人昏沈。但是此刻,觀風殿中的每一個人都清醒得猶如黎明方起,個個挺身肅立、斂息屏氣,正聚精會神地傾聽著兵部尚書姚崇,用嘶啞的聲音朗讀剛剛從前線傳來的塘報。
“聖歷三年四月十五日晨,東突厥默啜之子匐俱領和其兄左廂察咄悉匐,各率二萬人馬進犯我大周隴右道之重鎮瓜州和肅州。肅州刺史秦克永英登上城樓英勇抗敵,不料默啜賊子匐俱領提早在城內布下奸細,放火燒毀糧倉和軍營,城中大亂,肅州城內外交困,終於不敵強攻,一日便遭淪陷,秦克永跳下城樓殉國,肅州守城官兵悉駛殺。與此同時,瓜州刺史閻穆之卻大開城門,納敵以入,咄悉匐不戰自勝,瓜州再陷。同日,默啜親率三萬賊兵,突襲沙州地界,沙州刺史邱敬宏率部拼死守城,默啜屢攻不下,轉而圍城僵持,目前戰況不明。”
姚崇念完了,空曠的大殿中暗啞的回音不絕於耳,持續地擊打著每個人的頭腦。高高矗立在氈位置的龍椅上,武則天頭戴冕冠,白玉冕旒垂下,遮掩著她滿是皺紋的額頭和斑駁的白發,上玄下朱的冕服套在這垂暮老太的身上,怎麽看都顯得過於寬大了,觸目皆是人不勝衣的淒涼。但即便如此,站在玉階之下的那些個男人,仍然沒有一個敢於擡起頭來,武則天銳利的目光在所有人的頭頂掠過,他們都習慣了彎腰曲背了吧,這些廢物!
回音停止了,還是沒有人開口,武則天不覺發出一聲冷笑:“諸位愛卿,你們不是一直吵吵著說要見朕、要見朕嗎?怎麽今天見到了,卻一個都不說話?!”
“陛下,這默啜屢屢進犯我大周邊境,前有河北道向州、定州遭劫,數州百姓生靈塗炭,今又有隴右道一線被襲,默啜賊子實在是、實在是該千刀萬剮啊!”說話的是武三思,滿臉的義憤填膺、怒不可遏。頓了頓,武三思又道:“陛下,默啜此次所進犯的全部是西域商路沿線重鎮,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就是要劫斷我大周與西域經商之通途!陛下,這一次咱們絕對不能饒了默啜這突厥賊,定要打他個落花流水!”
“哦,可現在似乎是人家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吧?倒不知道梁王有什麽克敵良策?”張易之不陰不陽地來了一句。武三思一楞,剛想反唇相譏,緊接著從龍椅上射來的淩厲目光讓他後脖領子直發涼,武三思的心咯噔翻了個,馬上轉向姚崇質問:“面對如此重大的敵情,兵部有何應對之策?!”
姚崇不理會武三思,卻跨前一步,面對武則天深躬到地:“聖上,肅州和瓜州均為大周隴右道上重鎮,竟都在一日之間被突厥攻破,兵部難辭其咎,姚崇身硒部尚書,甘願領罪。”說罷,姚崇撩起袍服跪倒在玉階之前。
武則天沈默著,大殿上鴉雀無聲,就連燭芯偶然的爆裂聲都似乎能把人心擊碎。良久,龍椅上傳來一名老婦人的聲音,悲涼而空蕩:“如果朕沒有記錯,隴右道上有我大周最精幹的邊境駐軍:豆盧軍、墨離軍、玉門軍、伊吾軍……光肅州和瓜州的駐軍就不下五萬人,怎麽會、怎麽會這樣不堪一擊?”說到最後幾個字,話音中竟仿佛帶出悲泣。
“聖上!兵部失職,令聖上憂心,令大周蒙恥,姚崇罪該萬死,請聖上責罰!”姚崇高聲稟奏,匍匐於地“咚咚咚”連磕三個響頭,眼中已是熱淚充盈。
正在此時,自進殿後始終未發一言的狄仁傑緩步出班,沈著的一聲輕喚:“陛下。”所有人的目光便齊刷刷匯集在他的身上。就連那龍椅上的身影也微微前傾,這時候她從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是如此虛弱無助,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玉階前這位年已老邁卻依然偉岸忠直的老臣……情不自禁地,武則天低聲應道:“國老。”
狄仁傑不慌不忙、朗聲回稟:“啟奏陛下,據老臣所知,姚尚書是聖歷三年二月才升遷硒部尚書的,任職至今不過旬月,因此老臣認為,隴右道上兵敗之責不能算在姚尚書的頭上。而今邊境危急,正是該兵部大展身手、抗擊敵寇之時,姚尚書作硒部首腦,切不可虛言責罰,反應勇擔重任,平賊收地,為大周盡職,屋下分憂!”
擲地有聲的話語令龍椅上的老婦精神為之一振,掩在冕旒後的犀利目光投在狄仁傑的臉上,竟也帶上少有的親切:旬月不見,他似乎又老了很多……可自己不也是一樣?她再度環視階下眾人:太子、皇嗣、王爺、宰相,這濟濟一堂的大周社稷頂梁支柱中,竟只有那一個人能夠讓自己感到心安、感到踏實。武則天緩緩擡起手,漫聲道:“國老所言甚得朕心啊。姚崇,你先起來,朕要聽你代表兵部,說說對戰事的看法,至於如何治你的罪,也要等收覆失地、誅殺突厥賊寇以後再作定奪。”
姚崇口誦“遵旨”,向狄仁傑投去充滿敬意的目光。再度正對武則天站得筆直,姚崇並沒有絲毫畏縮,胸有成竹地朗聲道:“陛下聖明,正如陛下方才所說,隴右道是我大周駐軍最多、兵力最強大的州道,且沿途均為通商重鎮,各州富庶程度遠甚其他各道,不論戰力、物力都強突厥識,此番默啜能夠一日之內攻陷肅州和瓜州,只不過是陰謀用奸,並占了突襲的先機,絕非其軍隊實力優於隴右駐軍;而突厥賊寇之所以在沙州難以速勝,也是因為駐守沙州的豆盧軍處於玉門關隘要害,歷來戒備程度蕪境之最,戒備程度比別處更高,故而突厥賊寇遇此強敵即難速勝。”
說到這裏,姚崇頓了頓,不易察覺地掃視周圍聽得聚精會神的眾人,擡高聲音繼續道:“而今隴右道上戰局危急,肅州、瓜州已陷,默啜若集結兵力共戰沙州,沙州只怕也兇多吉少。所以兵部以為,此刻斷不可再從中原長途調兵,而應該有效利用隴右道上本身的軍力,才能做到不延誤戰機。檢閱隴右一線,從肅州向關內至涼州,依次有健康軍、大鬥軍和赤水軍,集合兵力已超過十萬之眾。兵部奏議,以健康軍和大鬥軍為先鋒馳襲肅州,首先將肅州奪回;赤水軍斷後鎮守涼州,面朝西北屏障甘涼地區,使突厥游兵無法進一步突破侵入關內。我軍一旦收覆肅州,定當乘勝追擊、速戰速決再奪瓜州,而默啜賊兵向來不擅久戰,遭遇強敵必然回退關外,則沙州之圍可不解自潰!”
姚崇昂揚的話語再度在殿內激起陣陣回音,聽在眾人耳中卻與方才有著天壤之別。武則天的雙眼也不禁放出振奮的光彩,她強抑著激動問:“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姚尚書的奏議如何?”眾人面面相覷,還是狄仁傑躬身奏道:“陛下,老臣以硒部的奏議順應天時地利,是上佳之策。”“好!”武則天輕拍膝頭,朗聲道:“姚崇,朕也認為你的奏議非常好。那麽,對於領兵的將帥人選,兵部又有什麽建議呢?”
這次姚崇回答得愈發自信了:“陛下,涼州刺史崔興,耿正忠直、谙熟兵法,臣以屋下可授命他率先鋒隊伍首戰肅州,同時命赤水軍軍使豹韜衛大將軍褚飛雄鎮守甘涼地區,確保突厥賊寇難以乘亂入侵關內。”“嗯,”武則天聽得頻頻點頭:“姚尚書之薦甚得朕心。即刻傳旨,朕授崔興為隴右道前軍總管,率健康軍和大豆軍共六萬兵馬往擊肅州和瓜州;褚飛雄為隴右道後軍總管,統四萬赤水軍鎮守甘涼。”
眾人齊頌:“遵旨。”姚崇接著又奏:“此番敵情猖獗,邊境布局雖定,朝廷仍然應派欽命大軍前往隴右道,以顯我天朝威儀、後援前線戰事,更兼安撫隴右道一線受擾百姓。請陛下明鑒。”武則天頜首:“嗯,朕也是這樣想的。這樣吧姚崇,就由兵部負責盡速從河北道,關內道和山南道調集十萬兵馬,你們兵部再舉薦一位領軍大將軍,朕來定欽差大臣和安撫使的人選。”姚崇略一思索,便道“聖上,右武威衛大將軍林錚英勇善戰,且出生於壽昌,對沙州、瓜州一線及其熟悉,是領兵的最佳人選。”“很好,就由林錚來做這個行軍大總管,三日之內率軍出征!”
“至於欽差和安撫使的人選嘛……”武則天沈吟起來,她的目光再度掃過眾人,一張張臉上總算露出了些許欣慰之色,大殿裏的氣氛也略有松弛。不對,武則天凝眸在狄仁傑的臉上,心中泛起疑惑,為什麽他不像別人那樣面呈喜悅,反而顯得比剛開始時還要嚴肅憂慮,她輕喚了一聲:“國老……”
狄仁傑猛然一悚,掩在袖籠中的右手顫抖得幾乎捏不住那份軍報,他閉了閉眼睛,終於跨前半步,躬身道:“老臣在。”武則天和顏悅色地道:“國老,關於欽差和安撫使的人選,朕想聽聽你的意見。”狄仁傑點頭,用平穩而有力的聲音道:“陛下,老臣認為姚尚書方才的排兵布陣還缺失了一個關鍵的環節,只有填補上這個環節,我們才能商討其它事項。”
“你說什麽?!”武則天驚得幾乎從龍椅上騰身而起:“關鍵環節?怎麽?我們還遺漏了什麽關鍵環節?”姚崇也不覺面露驚懼,直盯著狄仁傑。狄仁傑苦笑了一下,緩緩地從袖中褪出軍報,雙手平端過頂:“陛下,老臣這裏還有一份發自二十天之前的軍報,請陛下禦覽。”
內侍接過軍報上呈武則天,大殿內又一次陷入最沈悶的寂靜之中。眾人之中有的在悄然觀察武則天的表情;有的反覆打量狄仁傑,似乎在猜測著什麽;還有的只顧低頭屏息……狄仁傑直視前方,他曾經反覆設想過多次武則天看到軍報後的反應,和自己該如何應對,但此刻他的腦海中只有一片空白。
武則天緩緩擱下軍報,臉色鐵青地擡起頭來,仿佛是從牙縫裏發出的聲音:“國老,這份軍報朕都看明白了,現在朕要聽你說說,所謂的遺漏環節是什麽?你又有什麽應對之策?”“聖上!”狄仁傑深施一禮,現在他反而沒有了顧慮,在滿殿狐疑的目光中從容應答:“陛下聖明,隴右道上自沙州以西北依次為伊州和庭州,此兩州北鄰東突厥,西接西突厥,可謂是隴右道上大周的最後一道防線。而今默啜率先攻下瓜州和肅州,包圍沙州,我大周軍隊從涼州出發自東向西挺進,確是良策一條,但請陛下試想,假如此時伊州、庭州出現狀況,沙州必將腹背受敵,一旦我軍無法快速收覆瓜州和肅州,沙州絕難獨立支撐。而如果庭州、伊州、沙州盡落賊人之手,我軍即使收覆瓜州和肅州,西域商路也已然被截成兩段,默啜的陰謀也就得逞了。”
狄仁傑的話就像晴天霹靂在觀風殿上炸開,一時間眾人什麽表情都有,驚慌失措的、難以置信的、嗤之以鼻的……姚崇忍不住了,跨前一步道:“陛下,狄閣老,這份軍報到底說的什麽?何人所發?為何未經兵部?又怎麽會令狄閣老擔憂到伊州和庭州?據我所知,伊州和庭州的防務一向固若金湯,況且默啜的人馬盡在東段,與我大周軍兵鏖戰,又怎麽可能騰出手去到沙州以西的伊州和庭州作戰?這、這實在令人不解啊。”
沒有人回答姚崇的問題。狄仁傑和武則天都沈默著,許久,武則天才長嘆一聲,沈悶地道:“既然國老指出了疏漏之處,那麽就請再談談補救之策吧。”
深重的悲戚驟然間斂住了狄仁傑的心神,他強自鎮定,再度開口:“聖上,老臣以為軍報上面所述之事關乎朝廷重臣,況且還有很多疑點,因此伊州和庭州的狀況必須要有一名欽差前去調查清常既然隴右戰事本來就需要一名欽差領兵前往,老臣建議,就讓這名欽差和林錚將軍分兵兩路:林將軍帶兵支援肅州和瓜州;欽差則借道吐蕃迂回到玉門和陽關西側,從那裏向北直上伊州,一則瀝清伊州和庭州的疑雲,二則與從東部平寇的大周軍隊形成合圍之勢,如此安排,不怕默啜之患不除!”說到這裏,他猛然擡起頭,直視冕旒後皺紋密布中的那雙眼睛,鏗鏘有力地道:“陛下,老臣願親赴隴右道,為大周掃除默啜賊寇!”
武則天沒有答話,兩對歷經滄桑的目光無言交匯,不知道過了多久,才聽武則天輕輕問了一句:“懷英啊,你的三公子是在庭州服流刑吧?”“是。”狄仁傑低下頭,不經意間眼前有些許的模糊。
武則天垂目深思,階下突然走出張易之,他此前一直在全神貫註地觀察著發生的一切,這時候拿定了主意,出班奏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張易之說話的聲音頗為清朗動聽,與所有在場的人都不同,他邊說邊擡頭直視著武則天,眼珠還緩緩轉動,臉上帶著又輕浮又討巧的微笑,果然讓武則天陰沈的臉上露出些微暖意,她輕嘆著問:“易之啊,你又有什麽事?”
張易之擡手指了指姚崇,語調輕松地道:“倒也不是別的什麽,只是聽方才姚尚書的話,似乎狄閣老上呈之軍報並未到鍋部,姚尚書對此一無所知。同樣,閣部各位顯然也從未見過這份軍報。這樣易之可就不懂了,難道軍報不該是走先報兵部再達閣部,最後才上呈陛下這樣的次序嗎?既然狄閣老手中的這份軍報沒有走正規的途徑,那麽是不是該如姚尚書方才所問的那樣,讓大家知道軍報何人所發,怎麽會到狄閣老的手中,究竟寫了什麽內容,否則我等恐怕很難給陛下出主意。”
狄仁傑差點就想對著那張光滑的俊臉唾去,如此輕祿恭的言辭、公然挑戰的姿態,如果換作別人,恐怕武則天早就勃然大怒了,但偏偏是他張易之。果然龍椅上的老婦只是無奈地輕哼一聲:“易之,你先退下。大家都先退下吧。哦,國老、姚尚書,你們兩個留下。”
眾人魚貫而出,張易之特意從狄仁傑的面前經過,跺跺腳冷笑出聲,隨後才揚長而去。狄仁傑視若無睹,他已經沒有精力也沒有心情再去顧及這等小人。他深知武則天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揭開軍報的來歷,是對自己的莫大信任和保護,但是她也沒有接受自己充任欽差的請命,這就意味著吉兇仍然難蔔。眾人全部退出,諾大的殿宇上只留下他和姚崇挺立階前,姚崇看了眼狄仁傑,老人花白的胡須隨著沈重的呼吸微微顫動,姚崇朝上拱手,輕聲道:“陛下,國老年事已高,是不是可以賜個座?”
“啊,是朕疏忽了。”武則天連忙招呼:“來人,快給國老賜坐。”狄仁傑忙道:“陛下。”話音未落,青衣內侍已搬來椅子,武則天溫言勸道:“懷英,快坐下吧。”“謝陛下。”狄仁傑緩緩落座,整理好袍服,長長地籲出一口氣。
武則天再次長嘆一聲:“懷英啊,你知道從神都去伊州和庭州路途有多麽遙遠,如借道吐蕃,那還要翻越祁連山,沿昆侖山麓前行,你的身體能吃得消嗎?”狄仁傑淡然一笑:“要履行為臣子者的責任,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不足道。走點兒遠路、翻幾座高山算不了什麽。”武則天微微頜首:“你的忠心朕是清楚的。對你,朕深信不疑。不過懷英啊,”她突然面露微笑,道:“別告訴朕你這次請命全是出於公心,那樣,朕可就不能盡信了。”
狄仁傑低下頭苦笑:“陛下聖明。臣老了,過去倒也不知道,人老以後竟會如此牽掛自己的孩子們,特別是離家遠行的孩子,心裏面真是時時刻刻都放不下……”他的聲音低沈下去,武則天直聽得心中酸澀難抑,她的眼前瞬息掠過那些個面龐:顯、旦、弘、賢,他們都是、曾經是她的孩子們……
武則天舉起軍報:“姚崇啊,你拿去看吧。”姚崇雙手接過軍報,匆匆瀏覽,恍然大悟的同時不覺全身冰冷,他註意到,軍報居中的部分布滿水漬、字跡已經模糊,他猛然意識到,這應該是狄仁傑長時間緊握軍報,手心中的汗水所致。頓時,姚崇心中陣陣痛楚,這位老人該是經歷了怎樣的煎熬啊。
武則天發問了:“姚崇,現在你都明白了吧。對國老的忠心朕不會有絲毫質疑,但假若朕準了國老的請命,是不是就會留下個大把柄,令世人可以據此詬病國老?”姚崇深躬到地:“聖上所言極是。官員之間私相勾連是我朝大罪,上可達謀逆之罪株連九族,國老絕不能與這樣的罪責牽連在一起。況且,假如陛下任命國老為欽差,查察軍報所述之案情,鑒於國老與送發軍報的李元芳之間淵源頗深,不僅難以服眾,還會令天下官員從此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